
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,其肃贪手段之严厉可谓史所罕见。据史料记载涵星配资,在洪武年间数起大规模反腐案件中,被牵连问罪的官员竟达十余万之众,朝堂之上仅余真正德才兼备且忠心耿耿之臣得以保全。
然而这些历经洪武朝磨砺的官员们,万万没想到更大的劫难还在后头。建文四年(1402年),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后,对建文旧臣展开残酷清洗。这场被后世称为壬午殉难的政治清洗中,朱棣不仅延续了其父的严酷手段,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诛十族酷刑,令南京城内外血流成河。 这场大清洗的序幕,始于当朝大儒方孝孺的悲剧。朱棣为证明其篡位合法性,急需获得士林领袖的背书。他命人将方孝孺押至殿前,要求其起草即位诏书。谁料这位以气节著称的文坛泰斗竟当庭怒斥:便诛十族又能奈我何!盛怒之下的朱棣果然下令诛其十族,873条性命因此殒命,刑场之上哀嚎震天。 如此暴行非但未能震慑群臣,反而激起更强烈的反抗。御史大夫景清竟在朝会时暗藏利刃,意图行刺。可惜这位文官终究难敌久经沙场的朱棣,刺杀未遂反被当场识破。最终景清遭受凌迟极刑,其家乡更被夷为平地。更可怕的是,凡与景清有过交往的官员均遭株连,史称瓜蔓抄的这场政治清洗,如同藤蔓般牵连无数无辜。 其中尤以青州教谕刘固一家的遭遇最为凄惨。这位以孝廉闻名的官员,原本因景清举荐得以入京任职。当瓜蔓抄的厄运降临,刘固面对劝降凛然道:建文陛下予我尽孝之机,今陛下蒙难,我殉节尚恐不及,岂能屈膝事贼?最终全家老小尽数遇害。其子刘超临刑前竟挣断绳索,夺刀连斩十余名刽子手,最终仍难逃凌迟命运。 朝堂之上,右副都御史练子宁更以血书成王安在四字直刺朱棣心病,导致其家乡四百余户惨遭屠戮。这场持续经年的政治清洗,用鲜血印证了一个残酷的生存法则:在权力更迭的漩涡中,唯有远离风暴中心,方能保全性命。朱棣用屠刀建立的永乐王朝,其血腥程度较之其父朱元璋实有过之而无不及。 发布于:天津市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